养过小宝宝的家长们都知道,在照顾小朋友的过程中有个“大麻烦”,便是小朋友还太小了,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诉求,这导致了当小朋友出现异常的时候,需要家长们小心观察,可有些问题单靠观察又容易陷入误区,导致正常表现被家长认为有问题,徒增焦虑;真正有问题的情况又被家长忽视了,延误了医治的时机。
这其中,斜视是一位典型代表。
比如有些家长发现小朋友有“对眼”,或者偶尔习惯斜着眼睛看东西,家长以为是斜视,看诊后,被告知并不是;
也比如有些小朋友偶尔“走神、发呆”,家长以为是正常的没在意,结果等到影响视觉发育,甚至已经发展成弱视之后,才追悔莫及。
所以家长到底应该如何辨别呢?怎么做才能避免焦虑,又能及时发现问题,不耽误医治?
这篇文章应该可以帮到你~
什么是斜视?
说到怎么判断斜视,我们需要先说说到底什么是斜视?为什么会有斜视?
桂林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副主任王晓燕介绍,斜视(strabismus)是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,一只眼注视时,另一只眼视轴偏离的异常眼位。它的发病原因复杂,可能是因为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先天发育异常引起,继发于外伤或全身疾病,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。
“真斜视”有哪些常见类型?
如何辨别?
斜视的种类繁多,目前临床尚无完善的分类方法,常见根据眼睛偏斜方向、发病年龄、有无眼球运动障碍等进行分类。
比如——
根据眼睛偏斜方向:分为水平斜视(内斜视、外斜视)和垂直斜视(上斜视、下斜视);
根据发病年龄:出生后6个月内出现的斜视为先天性斜视,之后出现为后天性斜视。
这其中,儿童常见的斜视类型是间歇性外斜视( intermitent exotropia,IXT)和上斜肌麻痹(superior oblique palsy,SOP)。
间歇性外斜视
间歇性外斜视,顾名思义是间歇出现的斜视。家长会观察到,有时孩子眼位可以正常,但有时一只眼注视,另外一只眼睛外斜视。会给人有类似“走神、发呆”的感觉,经常在早晨起床、感冒生病、看远时更明显,阳光下喜欢“眯眼”。在疾病早期偶尔出现,容易被忽视,往往随着病情加重出现频率及斜视程度加重后,才得到家长重视。
上斜肌麻痹
儿童上斜肌麻痹有时被称作“眼性斜颈”,孩子会表现经常向一侧歪头视物。这些孩子随着年纪增长,因为长期歪头看东西,会引起颜面部发育不对称、脊柱发育异常等问题。因此,有些家长会先带孩子看诊外科或康复科,在医生建议后才转诊至眼科,才发现真正的病因是斜视,尽早干预医治可以减轻对颜面部及骨骼发育的影响。
以下“假”斜视,容易误以为是“真”斜视
半岁以内的眼球位置不稳定
有些年轻父母带着2、3个月大的小婴儿看诊,诉说孩子眼球位置不稳定,有时会“漂”出去,有时向中间集中。
这个时期的家长真的需要耐心等一等,因为“人类幼崽”发育的特殊性,他们在出生时视力还没发育完全,需要在出生后4-6个月才逐渐发育完善。所以,家长们先别着急,不妨等到宝宝6个月大时再复查,给他时间慢慢长大。
学龄前的“斗鸡眼”
此阶段幼儿因面部骨骼还没完全发育,呈现鼻梁矮、内眦赘皮(靠近鼻侧的内眼角皮肤褶皱),遮盖了部分内侧眼球,使得内侧“白色眼球”部分暴露的少,甚至完全看不到,而外侧露出的“白色眼球”更多。
这种情况不是真的内斜视,仅仅是外观造成的错觉,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面部骨骼发育,此现象也会改善。
歪头≠斜视
通俗来讲,斜视是一眼在看,另外一眼没看的现象。而有的孩子仅是在看电视时出现歪头的姿势变化,平时并没异常,这种情况可能不是斜视。
但要考虑另外的因素,比如视疲劳、屈光不正等。所以,发现孩子出现和平时不一样的状态,还是需要看医的。
斜视有什么危害?
我们平时看东西有远近、景深等立体感,是需要两只独立的眼睛在大脑的“指挥”下,共同协作完成同时视、融合物像,进一步产生立体视的复杂工作。
双眼共同注视目标,是包括立体视在内的双眼视觉发育的前提和基础。斜视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复视重影,严重时大脑会抑制斜视眼的视觉信号影响视力。
幼儿及儿童阶段是视力及视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,发现斜视需尽早确诊。随着科技进步发展,3D、VR技术大范围运用在工作生活中。这些都对双眼视觉功能有着更高的要求,我们要在孩子低龄阶段关注视力及视觉功能发育。
如何检查医治?
初步确定孩子是否有斜视,只需要和医生共同完成几个简单的“游戏”(检查)可以基本判断,如遮盖试验、眼球运动检查、歪头试验(Bielschowsky test)等等。
所以怀疑孩子有斜视,6个月~3岁时可以至门诊看诊进行初次检查。确诊斜视的小朋友,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给予视觉训练、遮盖、戴镜、手术等建议。早期确诊、医治干预对于孩子视力及视觉功能发育比较重要。
温馨提醒: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,可以通过电话、网络、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,桂林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! 请不要耽误,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,以便于早日恢复。